行走山水武夷
品读茶韵春秋
7月4日,武夷山的晨雾尚未散尽,点点taptap官网的研学队伍已整装待发。作为此次“行走山水武夷,品读茶韵春秋”主题研学的最后一日,旅程以燕子窠生态茶园为核心,在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探秘生态茶产业中,为四天三夜的研学实践画上圆满句点。
壹
踏茶垄:悟生态之道
研学队伍抵达燕子窠生态茶园基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路线开启探索。在“茶林共生”的生态茶园里,学生们观察到茶树与大豆、油菜套种的种植模式,向导详解这种模式如何实现水土保持与天然施肥,无需化学农药即可保障茶树生长,这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体现。地理老师结合土壤样本分析武夷山酸性红壤与岩茶品质的关联,生物老师讲解生态链平衡对茶叶生长的影响,让“茶道天地人悟和”的模块目标在实地观察中落地。
贰
溯茶史:传文化之脉
在茶园的科普区域,“万里茶道”的历史脉络清晰铺展。从古代茶商通过水路、陆路将武夷岩茶远销海外,到如今借助现代物流与电商平台走向世界,学生们直观感受茶文化在传承中创新的活力。向导介绍,当地茶产业年产值达数亿元,带动众多村民增收,让“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乡村振兴实践变得可触可感,也让学生们对茶产业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叁
聚茶思:结研学之果
分组总结时,学生们的研学手册上已填满多元成果:五夫古镇的朱子家训摘抄、闽越王城的陶艺拉坯笔记、国家公园的生物观察记录、生态茶园的种植数据……这些内容印证了研学“知识获取、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有机统一”的目标。返程途中,大家纷纷畅谈收获,有学生表示“要把生态保护的理念带回生活”,有学生计划“用文创设计传播武夷茶文化”,这些想法正是“创意物化”与“问题解决”能力的生动体现。
此次研学虽已落幕,但它并非终点。点点taptap官网将持续深化“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建设,把武夷山的生态智慧、文化底蕴转化为校本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践行“眼中有山河,胸中有丘壑”的成长追求,让研学中收获的担当精神、创新意识与生态理念,成为滋养未来的持久力量。
-END-
撰稿:林 滢
审核:陈晓霞
终审:何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