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中学生研学实践途径,提升中学生文化素养,普及对人类历史文化的知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2023年5月3日,学校团委组织我校润心历史社的同学们来到福建省博物馆开展了一场生动的中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本次活动由社团指导教师叶雨雁带队、语文组姚禾君老师组织,融合德育、智育、美育为一体,同学们通过参观学习、互相交流、撰写感悟等学习方式,提升综合素养。
同学们首先参观了“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积翠园红色经典书画展”。本次展览以毛泽东诗词为分篇,把红色题材与书画艺术融合,完美诠释特定历史时期的革命艺术与艺术革命,同学们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得到高品位的艺术享受。
在福建省博物院游捷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了解了本次展览的主旨,细致品读每一幅经典画作。社团指导老师叶雨雁从作品的创作题材与风格等方面为社团成员介绍了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从历史学科的角度带领同学们领略绘画作品的独到之处。
总体观展后,姚禾君老师组织同学们分组讨论,选择本组认为最具代表性的画作,并完成作品分享赏析。
通过对红色经典画作的讨论与分享,同学们充分运用美术、历史等学科知识,细致阐释对作品的理解,提高了艺术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接着,同学们首先来到自然科学馆穿越时空,与古生物开展了一场时空对话。自然科学馆设有《闽海蔚蓝》和《恐龙世界》两个基本陈列,全面系统地展示了独具特色的福建山海资源及恐龙霸主的历史文化风貌。同学们在与动物标本近距离接触中感受地球的演变、大自然的奥妙、动物的多样性,提升了同学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史前时代、革命年代,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历史文物传递的信息,不仅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也加深了同学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红色文化的了解。这一堂生动的研学实践课,极大地提升了同学们对文化的认知,提升文化素养
博物馆是认识历史、感悟文化的窗口,能够带领着润心历史社的同学们参观福建博物院,在文化展览中领略城市历史的文化底蕴,感受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新时代人文精神,本次活动立德树人的效能大大提升。希望有更多的中学生能够走进博物馆,与文物有近距离的接触,开拓眼界的同时,提升对文物的认知,增强文化自信。
——润心历史社指导老师 叶雨雁
走进博物馆,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从左到右细致欣赏每一幅绘画作品,其中我最喜欢魏紫煦画的《万山红遍》图。这幅画是一个以红色为主题的一幅画,画面鲜艳,由近及远,树木很有层次感。山上还有个白又笔直的小塔,小塔下有两个栩栩如生的小人,他们扛着大锄头好像是刚刚干完活准备休息的样子。远处的山顶上还有几个小工厂给满山红叶添加了别样的风趣。
我想,这满山的红叶不仅仅是代表了秋天的美,还代表了战斗在第一线的工人阶级,火红的热血和工作的热情燃遍了大江南北,也象征了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全国上下振兴生产工作的风貌。我们应该去敬仰这些劳动人民,珍惜当下为祖国做出一份贡献!
——初一4班 张曦慧
当我在博物馆中仰视着那些精美的字画以及陈列的相片。我似乎感觉到画中的人物翩翩向我走来,那字里行间,急似飞流瀑布,缓似行云,给人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自然博物馆中那些发黄的巨型骨架,向世人展示了它昔日的风采。我为这群史前的巨大生物所震撼,也为它们的灭绝感到惋惜。走出博物馆大门,我还在回味着那福建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以及对老祖先的敬畏。
这次博物馆之行使我受益匪浅,通过这种历史学习与参观的活动,使我们对中华民族丰富灿烂的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丰富了大家的视野,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初二3班 翁瑞希
撰稿:叶雨雁
审核:德育处、团委